精品内容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我对自闭娃语言、理解及社交这三项能力的具体认识

2017/12/11 14:03:40字体:
分享到:
ff

 如果用金字塔模型来表现自闭娃语言、理解及社交这三项能力的关系,我认为语言能力是塔基,理解能力是塔身,社交能力则是塔尖。语言及理解能力都是进行社交必备的基础能力,有了这两者的协同作用,自闭娃的社交才有推动的可能。


在干预初期,我们通常比较关心孩子的语言能力,因为会不会说话非常直观,但我们往往忽视对于孩子理解能力的培养。理解又称领会、了解、懂得,是指一种心理过程。表示一个人能够对信息加以思考,并且运用已知概念对其加以适当处理。理解了某一事物,就证明已经对该事物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概念表达或者概念化,并承认事件的逻辑关系。我们通常有过这样的体会,明明孩子看懂了每一个步骤,同时他们也能照葫芦画瓢把程序做出来,但相同的要求放在另一个环境中,孩子可能完全不知所措,这就证明孩子还是没有理解。中国有句古话叫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”,西方哲学家怀海特则说“只要与过程的关系未弄清楚,任何事物最后都未被理解”。


再举个例子。聋哑人因为耳聋听不见别人说话导致语言不能习得,但他们可以通过自身别的感觉器官去补偿,比方他们从视觉、触觉等渠道去感知信息,同时用手势来表达意思。可以说,聋哑人用“眼观六路”弥补了他们无法“耳听八方”的缺陷,在视觉、触觉及手语的共同作用下,聋哑人是可以进行交流的。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。当然,教聋哑人认识“猫”、“狗”、“鼠”之类的名词没有什么困难,但让他们掌握“祖国”、“伟大”、“华丽”等抽象词就非常不容易了。从这个角度看,聋哑人和自闭症患者在理解力的短板上异常接近。也就是说,这两类群体都比较不易摆脱具体事物形象的影响,比较难掌握比较抽象的词语和语法的规则。


举这些例子我是想说,语言能力跟理解能力不尽相同,我们不能仅仅从语言的角度去判断孩子是否具备理解能力。比方练习让孩子把脸上残缺的五官补充完整,训练者问孩子:“看看小熊脸上少了些什么?”如果孩子回答:“少了一只眼睛和一个嘴巴”,这证明孩子是理解了。但如果孩子不与训练者对话,而是直接拿起笔,把小熊脸上残缺的一只眼睛和嘴巴画出来,这同样证明孩子也是理解了,并且孩子和训练者共同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回合式沟通。所以说,有了理解力即便没有语言,同样也可以社交。反之,很多自闭娃沟通时自顾自地机械重复大量别人的语言,可以说没有一句是有实在意义的回合式沟通,这些毫无意义的语言完全无法推动孩子的社交。


综上,语言可以促进理解力的提升,但理解的外延一定比语言大得多。判断孩子是否理解,是要综合孩子的语言、神态、动作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来全面考量。同时,理解又居于语言和社交之间,是承接语言与社交的纽带。


自闭娃的语言、理解和社交这三种能力都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刺激去提升改善的,语言相对简单,理解次之,社交则最难推动。首先是因为社交最灵活,可以说每一分钟面临的社交情境都是崭新和截然不同的。自闭娃天然地喜欢规律和固定程序,无法掌控的全新信息促使他们本能地选择趋利避害。其次,自闭娃难以理解社交中大量的非语言信息,比如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,而沟通中的非语言信息占到一半以上。同时,他们也无法领会“弦外之音”,例如比喻、讽刺等等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最终推动孩子社交的发展呢?我认为核心是在具备语言及理解能力的基础上,激发孩子社交的欲望,引导孩子把过分关注“物”的眼光转移到“人”的身上。记得看过一篇文章,题目叫《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》。我觉得“内力觉醒”这几个字完全可以用来形容自闭娃对人及社交的兴趣。一旦他们能够将目光锁定在“人”的身上,我们的干预就会相对容易得多,因为至少部分与人交往的技巧和规则是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的。


所以,我认为如果用金字塔模型来表现自闭娃的语言、理解及社交这三项能力的关系,语言和理解分别是金字塔模型的塔基和塔身,塔基和塔身是可以依靠大量的训练铸成的。而社交一定是金字塔模型的塔尖,爬上塔尖则需要依靠家长和孩子的功力!


联系我们

地址:园区|姑苏区|吴中区|昆山|张家港|太仓
报名手机:189-3457-0630
微信号:18934570630
邮箱:18934570630@qq.com